数字高程模型(DEM)的等高距,也称为等高线间隔,是指在DEM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。等高距通常以垂直单位来表示,例如米(m)或英尺(ft)。
等高距的选择对于DEM的应用非常重要,因为它决定了地形特征在生成的DEM中的表现方式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等高距选择原则:
地形复杂性和用途需求:地形越复杂,通常需要更小的等高距来准确捕捉地形的细节。在山区或陡峭地形中,较小的等高距可能更合适。而在平坦地区,可以选择较大的等高距以减小数据量。
应用领域:不同的应用领域可能对等高距有不同的需求。例如,军事应用和精确工程测量通常需要较小的等高距,而土地规划或自然资源管理可能可以接受较大的等高距。
数据来源和分辨率:等高距的选择也受到DEM数据源和分辨率的限制。高分辨率的DEM通常可以支持更小的等高距,因为它们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地形细节。
可视化需求:在地图制图和可视化中,较小的等高距可以产生更平滑的等高线,使地图更容易阅读。但这也会导致数据量增加。
计算资源:生成和处理高分辨率DEM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,较小的等高距可能导致更大的数据量和更多的计算时间。
常见的等高距数值包括1米、5米、10米、20米、50米等,具体的选择应根据项目需求和地形特点进行权衡。需要注意的是,较小的等高距会导致数据量增加,因此在选择时需考虑存储和处理的能力。